2020第八期

本報訊(李天宇 唐勝/文)7月,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、全國人大代表、全國工商聯常委、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先后出席了全國工商聯“兩新一重”投資狀況重點調研四川民營企業座談會、成都市企業家座談會、全國工商聯十二屆五次常委會議。
劉漢元主席出席全國工商聯“兩新一重”投資狀況重點調研四川民營企業座談會并發言
劉漢元主席在發言中表示,結合當前全球各國正在大力推動的新一輪能源轉型升級,加快發展以光伏、風能為代表的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,在未來較長一段時期,都將具有重大的現實和歷史意義。今年疫情爆發以后,通威迅速響應全國工商聯號召,捐贈1000萬元馳援湖北疫區抗擊疫情。同時,公司嚴格執行疫情防控措施,管理總部以及包括湖北在內,所有分子公司未出現一例疑似或確診病例。在抗擊疫情的同時,公司積極組織復工復產。
劉漢元主席指出,今年以來,通威接連啟動了多個重大新能源智能制造項目,作為四川省乃至全國首批復工復產企業,迅速轉變為首批穩產、滿產和首批新項目開工企業。3月25日,通威太陽能金堂30GW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,在淮州新城正式啟動建設。從項目開始接洽、到正式簽約、再到啟動建設,成都市委、市政府和各級部門給予了大力支持。金堂項目總投資200億元,是截至目前金堂最大的產業化項目,全部建成后,預計新增年產值約700億元,解決就業10000余人。自2015年通威太陽能落戶雙流以來,公司已連續投建4期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,產能規模、銷售收入、投資額連續3年實現翻番。
劉漢元主席表示,過去十多年來,隨著產業規模不斷擴大,技術迭代升級不斷加快,智能制造迅速推廣,中國光伏產業推動全球光伏發電成本下降了90%以上。目前,光伏發電已在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成為最經濟的發電方式,具備了大規模應用、逐步替代化石能源的條件,成為了全球大多數國家可再生能源的第一主角。以輸出的等效能量計算,光伏發電成本已經降到了10美元以下每桶原油的價格,且發電全過程零污染、零排放。麥肯錫的研究報告顯示,中國光伏產業已成為中美兩國產業對比中,中國最具競爭力的絕對優勢產業,贏得了全球70%以上的市場份額。中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,連續五年位居全球第一,新增裝機連續七年位居全球第一。中國光伏產業已成為與高鐵比肩的全新國家名片。
劉漢元主席指出,從國家能源戰略安全的角度考慮,用10到20年時間,加快光伏、風能等清潔能源發展,實現能源增量的70%、存量的30%到50%的可再生清潔化替代,就能將國家能源供給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,一勞永逸地解決石油進口可能被“卡脖子”的問題。
劉漢元主席表示,在推進光伏、風能等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,不僅能從投資和消費兩個維度有效拉動國內市場,還能充分利用我國已經具備的水泥、鋼鐵生產能力,并帶動儲能、特高壓電網等相關新基建項目。短期來看,能有效緩解新冠疫情帶來的下行壓力;長遠來看,能夠持續拉動幾千上萬億元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,創造新機遇、挖掘新需求、加速新經濟新業態發展,還能同步推動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的轉型升級,實現有效投資、高效投資,真正達到一舉多得的目的,為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積極力量。